(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於106年5月24日藉端午節前後鯝魚群溯溪洄游之時,由林聰賢主委親自領軍,於宜蘭縣礁溪鄉龍潭社區舉辦農村社區生態成果展,展現龍潭社區保育鯝魚生態環境成果,同時也結合宜蘭縣二結社區、新北市龍崗社區、嵩山社區及桃園市溪洲社區等4個社區生態保育成果展,將各社區中的蝶類、甲蟲、鳥類及螢火蟲等生態復育成果展現在本次的成果會中,以彰顯生態環境保育對農村永續發展之重要性。
林聰賢主委表示,農業資源永續利用對於農村發展相當重要,宜蘭龍潭社區內的龍潭湖,山邊林相完整,湖中的圓吻鯝魚是社區特殊自然資源。圓吻鯝魚曾匿跡於龍潭湖,當地居民藉由農村再生培根計畫課程,透過社區資源調查,規劃生態資源,103年通過農村再生計畫後,以農村再生執行計畫,逐步打造生態保育、環境教育與觀光價值兼具的生態園區。105年透過居民僱工購料方式進而打造鯝魚洄游復育園區,並設置解說設施、觀魚平台,延伸到魚蚌共生、水鳥、濕地動植物等生態觀察園地,同時藉由LED微光的設置,讓夜間觀查活動更加安全,導引龍潭湖邊的小社區,轉變成具有生態教育環境的農村。藉由保育鯝魚、復育菱角田區及駐足棲息的水雉,吸引民眾關注,成功打響社區能見度。
水土保持局李鎮洋局長說明,水保局105年探尋全國隱藏版生態農村39處,並跨界與多達45個長期關懷臺灣生態保育的NGO/NPO夥伴,包括荒野保護協會、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及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共同合作,以生態保育為基礎,構築生態旅遊、產業及教育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多元發展,總共有35個社區完成社區的生態綠皮書。農委會表示,希望透過本次生態環境成果分享,展現並傳達農村社區生態保育輔導效益,引領尚未加入生態保育的社區可以效法,並冀望未來可激發出更多社區參與生態保育計畫,以擴大整體農村社區生態保育成效,達到農村社區環境永續發展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