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如季,以快門人生記錄水岸花都60年 – 媒事 看新聞

余如季,以快門人生記錄水岸花都60年

余如季,以快門人生記錄水岸花都60年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臺灣重要攝影家余如季老師於2016年8月過世,在屆滿一周年之際,文化局特別辦理「快門時機─余如季紀念攝影展」,自8月5日至8月23日在大墩藝廊(一)展出,在8月6日上午隆重舉行開幕式,現場貴賓雲集、熱鬧滾滾,師母賴信晶女士也親臨這場盛會,臺中市林佳龍市長於致詞中一再對這位跨時代的重要攝影紀錄家予以緬懷及肯定,指出其作品是永恆的記憶,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隨風消逝,是臺中市重要的攝影瑰寶,對於計畫爭取於臺中市建立的國家攝影館有著珍貴的代表性。開幕式以余如季老師2012年個展開幕式致詞之紀錄片跨時空播放同步揭開序幕,會後並由其長公子余立先生對於此次紀念展之過程進行講解及介紹,包含本次展出之策展理念、過程及經典作品導覽等,回溯父親身為劃時代的重要記錄者在各式鏡頭構圖下的時代更迭。

公版2-余如季老師長公子余立先生帶領著臺中市市長、文化局局長、大墩文化中心主任一同導覽作品 公版3-作品「臺中 北屯路」中的小男孩也蒞臨現場,與市長述說著當時的故事

出生於福建省漳州的余如季老師,十三歲於臺灣光復時因父母雙亡,來臺中投靠擔任女中校長的余大姊,因緣際會接觸了攝影,開始透過各式各樣的相機、錄影機鏡頭記錄著演變中的臺灣社會。1960年代拍攝的臺灣省運動會、漢光演習等紀錄片,開啟了余老師走向專業報導攝影的門扉,一躍成為報社特約攝影記者,在歷史的因緣下記錄了當時十大建設以及蔣經國先生的視察活動,甚至臺灣省政府歷任主席、省議會活動等重要新聞,這些紀錄都成為重要的歷史畫面。

余老師同時也開啓臺灣生態攝影的先河,為了拍攝白鷺鷥生態紀錄片,歷經7年時間埋伏於臺中市北屯高架樓上觀察記錄,其作品剪輯加入電影「白鷺人家」劇情當中,榮獲金馬獎、亞洲影展等殊榮。此外,余老師曾以傑出人士身分獲美國國務院邀請前往美國進行為期一年的參訪,回程經過非洲,記錄了當地農耕隊活動、在地生態以及原住民生活,後來以「木瑟心聲」、「塘鵝篇」、「農耕隊紀錄」作品獲得電視金鐘獎。

余如季經典作品-白鷺人家系列〈月是故鄉明〉 公版1-現場觀眾老中青代聚集,對於作品各有不同的想法及記憶

在余老師85年的生涯中,有70多年的歲月是在臺中渡過,大半生在此,是真正的臺中之光。生活儉樸,但為了保留並呈現最好的作品,從來不吝於購置昂貴攝影器材,在人生最後階段坐於輪椅上,仍手持高階相機,舉手攝影,創作不輟。不只用攝影技術及藝術創作來榮耀自己,還曾創立「臺中攝影」會刊、培育了許多攝影人才,且不遺餘力的推動「臺中同心花園綠美化活動」等回饋社會。綜觀一生淬勵致力於攝影工作,以影像充實了臺中這座美麗的文化之都,同時也富足了市民人文及生態的攝影美學。

公版4-余如季老師長公子余立先生及蒞臨來賓、家屬與臺中市長、文化局局長合影

此次展出由余立先生操刀策劃,以「快門時機」為展覽主軸,現場除了展出〈白鷺人家〉紀錄片的成名攝影作品及鏡頭下的瞬間之美,並特別安排幾幅由余老師生前親自沖洗的珍貴攝影佳作。仔細賞析其經典風采,綜觀其展出作品,不單只有強烈的攝影元素,且背後蘊含故事性及跨時代的背景意義,這些作品將以多角度鏡頭帶您細膩感受攝影美學的瞬間溫度。自即日起至8月23日止在大墩文化中心大墩藝廊(一) 展出這些經典鉅獻,詳情請參考大墩文化中心網站www.dadun.culture.taichung.gov.tw。(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