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有“塞北江南”美譽 年輕卻承載厚重歷史底蘊 – 媒事 看新聞

牡丹江市有“塞北江南”美譽 年輕卻承載厚重歷史底蘊

牡丹江市有“塞北江南”美譽 年輕卻承載厚重歷史底蘊

【記者游勝鈞/牡丹江報導】牡丹江是滿語牡丹烏拉的轉譯音,意思是彎曲的江。牡丹江市是一個年輕的城市,原來是一片人煙稀少的黃花甸子,1903年修築中東鐵路時,沙俄在這裡設立了車站,因位於牡丹江畔,而取名牡丹江。1937年12月建市,當時是日偽東滿總省省會。1945年8月,牡丹江市獲得中共解放。解放後,在共產黨領導下,牡丹江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很快,現在是黑龍江省的一個重要工業城市。

牡丹江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地形以山地和丘陵為主,東、西部為長白山系的老爺嶺和張廣才嶺,中部為牡丹江河谷盆地,山勢連綿起伏,河流大部分注入中部的牡丹江,轄區內有牡丹江、穆棱河、綏芬河、海浪河等300多條河流,水利資源豐富,有著名的鏡泊湖地下發電廠、蓮花水電站。牡丹江市俗稱“九分山水一分田”,耕地面積43.1萬公頃,土壤以暗棕壤為主。

牡丹江市北部和西部與哈爾濱市相連,南鄰吉林省的敦化市和汪清縣,東部與俄羅斯接壤,邊境線長達204.9公里。距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僅381公里,距遠東最大不凍港納霍德卡421公里。牡丹江是黑龍江東南部乃至東北亞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位於牡丹江市西南的牡丹江海浪機場是軍民合用機場,能夠滿足各類中小型飛機起降,先後開通了牡丹江至哈爾濱、瀋陽、大連、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煙臺、青島、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雅庫斯克和哈巴羅夫斯克三地以及韓國首爾、青州等航線。

牡丹江位於北半球的溫帶地區,屬於半濕潤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西部山脈阻擋沙塵暴的入侵,使得牡丹江市免受沙塵天氣。牡丹江東部瀕臨日本海,植物茂盛,空氣濕潤。中部為牡丹江河谷盆地。牡丹江市四面環山,四季分明。春季短,回暖快,風大易旱;夏季溫熱多雨;秋季短,降溫快;冬季漫長寒冷。氣候宜人,素有“塞北江南”的美譽。

牡丹江是多民族融合之地,是滿族的發祥地,也是朝鮮族較大的聚居地之一,鶯歌嶺文化、渤海國文化、清代流人文化、闖關東文化、朝鮮民俗文化、知青文化等見證著厚重的歷史底蘊,創造了濃郁的東北地域民俗風情。牡丹江受周邊朝鮮族、滿族風情習俗影響,整體文化風格大約在19世紀40年代初形成,到1950年代前後,又吸納了大量來自河北以及山東省的移民,牡丹江市逐漸形成了一種結合當地民俗的獨特文化氛圍,主要體現在飲食,衣著,生活方式,包括方言方面。直到現在當地的朝鮮族飯館也非常多,朝鮮族食品都是當地特色佳餚。

26日,臺灣媒體訪問團在黑龍江省臺辦交流宣傳處長王祥峰陪同下,參訪牡丹江市規劃展示館。牡丹江市副市長李德喜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表示:我市地處東北亞經濟圈中心區域,擁有牡丹江國際航空港、東寧公路、綏芬河公路和鐵路4個國家一類口岸,是對俄陸海聯運大通道,更是中俄地區友好合作示範城市。牡丹江文化底蘊深厚,旅遊資源豐富,有鏡泊湖、雪鄉、渤海國遺址、東寧要塞等景區,是大陸優秀旅遊城市。牡丹江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綠色食品、林木林紙、現代化工、裝備製造、新型建材、生物醫藥、礦產經濟、新材料、新能源和現代服務業等重點產業快速發展。歡迎臺商加大投資力度,達成更多、更務實的合作成果。我們將積極做好與臺企的產業對接合作,推動臺企與牡丹江實現共謀發展、互利雙贏。兩岸交流,指傳媒,指動傳播科技,游勝鈞

牡丹江市副市長李德喜接受臺灣媒體訪問
牡丹江市副市長李德喜接受臺灣媒體訪問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