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賽常勝金童蔡博丞 國際首獎作品臺中初登場 – 媒事 看新聞

國際大賽常勝金童蔡博丞 國際首獎作品臺中初登場

國際大賽常勝金童蔡博丞 國際首獎作品臺中初登場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邀請今年在雲門2《春鬥》發表獲得好評、年輕編舞家蔡博丞作為微劇場繆思團隊,本週末1111日至12日將於中劇院演出《蔡博丞舞作選粹極短篇》,帶來四支驚艷國際的舞作,以及發想自暢銷小說《24個比利》的新作〈Split〉。屆時中劇院前台將妝點成時尚派對現場,邀請觀眾朋友一同參加這場舞蹈派對。

記者會現場舞者演出〈Split〉的精采片段,詮釋人格分裂的掙扎、與自我對立,透過舞蹈讓觀眾看見具象化的意識形態。臺中國家歌劇院藝術總監王文儀表示:「微劇場是歌劇院之於臺中非常細微、專注的計畫,以蔡博丞的舞作選粹作為微劇場系列第一場演出,是用新世代的語彙進行開拓,讓臺灣舞蹈的肢體、語言、思想可以在國際發光。」蔡博丞也表示:「在歐洲不斷巡迴,造就美好的生命經驗,我們希望把感受到的一切,藉由舞蹈與所有人對話。」這次舞作選粹,首次集結蔡博丞獲得各大國際編舞比賽獎項之作,臺中觀眾可以一次看到臺灣囝仔如何用自己的語彙,站上國際舞台。

總監王文儀與丞舞製作團隊B.DANCE合照合照(左起國立臺灣交響樂團團長劉玄詠、迷火佛朗明哥藝術中心總監林芬安、迷火佛朗明哥藝術中心陳芃、稻草人現代舞蹈行政總監羅文君)

國際亮眼成績 鼓勵年輕人勇敢向前

獲《TAIWAN TATLER》評選為「最具影響力且表現傑出的50大年輕名人」,蔡博丞在訪問中表示:「我的團隊是鼓勵我前進的最大動力。有這一群很幫忙而且理念相同的工作夥伴,是支持我不斷前進的動力。」他的編創靈感萃取自生命經驗、西方神話經典、東方傳統等元素,舞作融合現代舞、武功及街舞技巧,他積極參與各大國際舞蹈賽事,成績斐然,今年更獲得瑞士琉森舞蹈劇院邀請,為該團舞者編舞。

歌劇院為鼓勵中臺灣團隊新作發表而規劃的微劇場甄選計畫,特別邀請蔡博丞擔任微劇場的繆思團隊,以作品精選的概念讓觀眾看見劇場的另一種可能性。蔡博丞希望藉由不同展演風格與方式,傳遞訊息給年輕的團隊:「不跟風、不模仿,回到自我,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風格,藝術創作的靈感才能夠源源不絕而且走得長久。」

1029日在歌劇院的邀請之下,蔡博丞親自帶領《身體舞蹈詩》工作坊,參與學員學習這次舞作選粹中〈浮花〉片段,在音樂的強勁節奏下,感受由身體展現的驚人爆發力,領略不同風格舞蹈的精華,鼓勵來自於台體大、文華高中等舞蹈班的年輕舞者們:「要將視野拓寬,則需要廣泛的思考,尤其不能將視野只放在臺灣,而是觀察世界上與我們同樣年紀、同樣世代的舞者、編舞者正在做些什麼,唯有瞭解世界的脈動,而我們才能在自身有的限制中找到無限的自由。」學員們表示收穫良多。

奇襲國際編舞大賽 臺灣原生作品返家演出

2014年蔡博丞初試啼聲的代表作〈浮花〉,以「水燈」作為意象,探索著生命更替,也乘載著對逝去父親的思念。舞台上,舞者身穿肉色舞衣,搭配長襯裙,隨著音樂,舞蹈移動大幅度地擺動,宛如「水燈」搖曳於水面。音樂採用加拿大獨立作曲家佐伊.基廷(Zoë Keating)的大提琴創作,音符中流暢的旋律,如同湍急水流般的動人心魄,洗滌內心後,信念繼續引領著我們往前走。〈浮花〉於西班牙MASDANZA及德國漢諾威國際編舞大賽獲獎,2016年曾於臺北演出60分鐘加長版〈浮花〉,歌劇院的演出則是首度在臺灣呈現原汁原味的國際大賽版,重現10分鐘內擄獲各大國際評審的精粹。

2015年作品〈Hugin/Munin〉,在西班牙、丹麥、以色列等地獲獎連連,馬德里國際舞蹈節藝術總監安娜.卡波(Ana Cabo)更讚譽為「『紐約暨布爾戈斯國際編舞大賽藝術節』成立14年以來看到最好的作品」。創作靈感取材自北歐神話故事中諸神之父奧丁,雙肩上棲息兩隻名為福金(Hugin)、霧尼(Munin)的烏鴉,其各自代表的「思維」與「記憶」。兩隻烏鴉由舞者以東方的肢體詮釋西方古老的神話故事,巧妙地運用塑膠布,生動地將烏鴉交談、相互依賴卻又存在競爭的關係細膩展現。

2015年作品〈深深〉,從「水」意象發想,愛沙尼亞作曲家阿福・佩爾特(Arvo Pärt)的雙小提琴協奏曲《Tabula Rasa》為配樂,男女舞者雙人在不停重複堆疊的音符下,詩意地展現肢體流動,敘述的卻是美麗逐漸凋零下的無能為力,也呼應著聖經裡記述的「深淵就與深淵響應」,將環境議題轉化成具有寓意舞蹈作品,拋出關注。

2017年瑞士青年編舞國際大賽首獎的作品〈INNERMOST〉,評審評價:「豐富多彩,動作語言非常強烈又與眾不同」。巧妙運用紅色棍子作為舞者之間的連結,讓人為之驚艷,將自我掙扎與對峙間,產生戲劇性的魔幻效果,在燈光的搭配下,舞者前後重疊的站立,肢體彷彿千手觀音,也如同萬花筒的虛幻變化。

 全新作品〈Split〉全球首演

這次特別為臺中觀眾編創新作〈Split〉,發想自暢銷小說與同名電影《24個比利》,蔡博丞探索人們心理轉換的各種狀態,也思考著「人」如何在頃刻之間,快速轉換性格面貌來面對外在狀態,精準地扮演著不同角色。舞台建構出密閉空間,像是審問室,舞者無法從房間內部看到外面,觀眾卻能清楚地看透內部所有舞者,在強悍的光線下,快速切換著性格與角色。

秉持著「做著自己人生指揮家,夢想不再遙不可及」的信念,蔡博丞成功勇闖國際舞台,匯集其精華之作的《蔡博丞舞作選粹極短篇》,將帶給觀眾一個青春下暗藏洗鍊、優雅又不失生猛的舞蹈新體驗。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