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人周末一定要進歌劇院挺臺中藝術家! – 媒事 看新聞

臺中人周末一定要進歌劇院挺臺中藝術家!

臺中人周末一定要進歌劇院挺臺中藝術家!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臺中國家歌劇院首屆「微劇場計畫」共甄選出四組臺中劇場新秀,率先由羅婉瑜X囝仔人和景向劇團兩團在小劇場登場。兩個作品分別用物件劇場和原創劇本展現和臺中的連結,歷時半年創作準備,《扭扭聽說那邊的城市是被扭出來的》和《神諭的午後》,即將在111819日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演出。

歌劇院業務副總監盧健英表示:「微劇場計畫陪伴劇場新人專注淬煉作品,是小小的培養皿;小劇場又是與觀眾最近距離接觸的場域,考驗創作者『小題大作』、『精準表達』的能力,經由歌劇院的陪伴,讓專業行政團隊及兩位輔導老師給予藝術家專業建議,做好在藝術道路上繼續前進的充足準備。」微劇場計畫歌劇院提供作品創作的導師協助,讓創作者可以主動提出諮詢討論,將天馬行空的創意在舞台上落實。

歌劇院微劇場徵選團景向劇團與囝仔人 (1)

將於周末演出的兩個團隊有著有趣反差,羅婉瑜離開臺中多年,終於回到自己家鄉創作;景向劇團則長期深耕臺中,是在地優質團隊。記者會現場,團隊均帶來精采片段的呈現:《扭扭聽說那邊的城市是被扭出來的》透過巨大的扭蛋裝置和光影投射,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件,都和影像產生對話連結,讓物件劇場有了更開闊的格局。《神諭的午後》則探討作家的內心世界,藉由鋪蓋滿地的紙張製造出一片「紙海」,象徵創作的世界,也對應編劇的自剖,想要找回書寫的美感。本次演出一張票能看到兩個迥然不同風格的作品,兩場次均安排演後座談,邀請觀眾進劇場感受臺中創作者豐沛不設限的創意!

臺中遊子回鄉創作《扭扭》,大玩扭蛋、光影投射出家鄉情感

臺中囝仔羅婉瑜從小熱愛各種玩具,深深著迷於扭蛋的隨機性,從大學開始就離家求學、工作,對照每次回家鄉都有所不同的街景面容,羅婉瑜表示:「城市的發展是否也和夜市的扭蛋機一樣,充滿未知呢?」

充滿玩心的羅婉瑜,和好友劉向合組囝仔人劇團,兩人就像長不大的小孩,對各種事物充滿好奇。接觸物件劇場之後,更著迷物件和操作者之間併發的火花,去年在寶藏巖發表第一號作品《灶腳》,就是以各種廚房道具和「米粒」為發想。兩人玩物件玩出興趣,又想到用收集來的扭蛋創作。好友間的日常閒聊,在「意外」入選臺中國家歌劇院「微劇場」甄選團隊後,有了實現創意的機會。

在這次作品《扭扭聽說那邊的城市是被扭出來的》中,羅婉瑜首次獨立擔任編創角色,她坦言過程十分焦慮:「不只認真玩,我必須將自己抽出來觀看整個演出。」更大的挑戰則是空間,與之前分享給朋友的微型劇場不同,進到歌劇院舞台,需要考慮到100多位觀眾觀看的角度,因此加入更多光影元素,和微劇場作品創作導師林亞婷和沈敏惠老師討論後,也更為細膩的加強演員肢體動作與節奏,羅婉瑜將難題視為考驗:「這讓我們學習更加專注。」第一次回家演出,羅婉瑜帶來這個小巧、可愛,用扭蛋訴說對家鄉想像的作品,希望和臺中觀眾分享物件劇場的魅力。

《神諭的午後》詮釋劇作家的腦袋,從創作中發掘自我

 

景向劇團長期深耕臺中,藝術總監陳元棠表示:「身為臺中人,家鄉為我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養分,我們時常走進社區和學校做藝術教育,分享劇場的迷人元素給更多人。」2012年與先生陳振宗共同創立景向劇團,希望能夠實驗創作想法。這次由她編導的作品《神諭的午後》集結臺中各領域人才一起創作,延續著創團作品《失去語言的夜晚你沒有名稱》的主題,繼續挖掘劇作家的創作歷程。《神諭的午後》描寫靈感枯竭逼近精神衰弱的劇作家,和他筆下創作出來的男女主角展開無止境的爭論,運用古希臘戲劇的編劇技巧─機器神,將舞台空間幻化成劇作家的腦袋,透過三個角色對話,探問靈感之神是否真的存在,而若神如願降臨,會以什麼形式解救作家窘境?作家真的就能得到救贖嗎?陳元棠表示:「這次的極短篇考驗自己以最精煉的方式呈現劇作,發揮想像力將創意伸展到極致,壓力很大但也是個很好的練習和挑戰。」本周末《扭扭聽說那邊的城市是被扭出來的》和《神諭的午後》將在歌劇院小劇場演出,歡迎民眾一起走進劇場,感受兩位臺中在地創作者的創意激盪的作品。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微劇場新秀獲選團】

羅婉瑜 X 囝仔人《扭扭聽說那邊的城市是被扭出來的》

景向劇團《神諭的午後》

 時間:11/18()14:30    11/19()14:30  地點:小劇場   票價:300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