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文化部4日於國立臺灣博物館南門園區舉辦「日治時期臺灣鐵道建築圖面清查整理及數位化典藏計畫(第一期)」第二次成果發表會,本計畫案由國立成功大學C-Hub創意基地執行,本次成果發表會將以日治時期遺留圖資史料為主題,呈現其對當代鐵道文化資產保存所產生之影響。
文化部蕭宗煌政務次長指出,過去的文化資產保存較屬於單點的保存,鄭麗君部長上任後推動的再造歷史現場則以系統性及整體性去打造臺灣文化資產的保存及再生。本案委託國立成功大學團隊執行日治時期臺灣七大車站鐵道建築圖面修復暨數位化,是臺灣鐵道歷史再建的第一步,未來文化部將整合鐵道部園區、臺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等鐵道文化場域,為民眾呈現臺灣鐵道歷史的整體脈絡,並使臺灣鐵道文化資產保存更趨完整。
鐵道文化資產保存是文化多樣性的展現,本案推除了保存珍貴的圖檔資料及其數位化,未來亦擴大做為相關研究、修復再利用的鐵道史料。此計畫之基礎為1998年於臺鐵舊總局發現之日治時期七大車站(基隆、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及高雄)相關的建築設計和施工圖面以及管理圖冊,總計完成439張攤平及數位化,本次發表會,亦展出其中11張的七大車站經典建築圖檔,包括3張珍貴的原件。
本活動以日治時期臺灣七大車站之圖面為核心,採學術研討會之方式,探討由建築圖面衍生之相關議題,包含:紙質文物修復、鐵道歷史、鐵道建築等,並依此三大主題分別進行三個場次的會議,邀請國內相關領域學者發表學術成果,或擔任與談人,交換及分享研究心得。
保存臺灣鐵道文化資產,也是全國文化資產會議討論熱烈的項目,文化部將持續推動珍貴鐵道建築圖面保存及數位化工作,除以專業環境收藏原件外,並透過公開展示,將具有建築、歷史、人文等價值之珍貴文物資產呈現在大眾之眼前,使臺灣鐵道文化資產之典藏與研究架構更趨完整。本次成果發表會正可視為此後一系列相關規劃、活動的開端,作為文化界、鐵道、紙質修復、歷史、建築等領域之盛事,邀請各界賢達共襄盛舉,一同見證在歷史建築圖面後所蘊藏之深厚文化內涵。
■更多日治時期臺灣七大經典車站鐵道建築圖:https://drive.google.com/drive/folders/1PPIHD-HqqKlsTZfuuoZFHoChi2VV7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