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教堂舉辦的 生活漆工藝展 – 媒事 看新聞

紙教堂舉辦的 生活漆工藝展

紙教堂舉辦的 生活漆工藝展

(記者黃秀卿報導)  蝴蝶,美麗的象徵;天然漆,意味環保無毒。兩者都曾造就大埔里地區輝煌的產業,至今仍是在地美學的重要象徵。由水保局南投分局支持、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主辦的「花若盛開,蝴蝶自來」2020埔里生活漆工藝成果,10月5日在紙教堂舉辦開展記者會,要將蝴蝶的繽紛與天然漆產業文化的絢麗,與大眾共享。

2010年起,新故鄉文教基金會以及關心埔里未來發展的社群,共同推動「再現埔里蝴蝶王國」行動,從生態保育、文化產業、觀光產業、公共治理、城鎮轉型等面向,要讓蝴蝶成為重建地方價值的象徵,在地認同的符碼,也讓我們更珍視台灣這塊土地,激發彼此實踐夢想的動力。

  11年來,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培訓35位蝴蝶生態解說員,種下數萬棵蝴蝶食草及蜜源植物,研發多項蝴蝶工藝產品,尤其「埔里Butterfly交響樂團」的成立,更加開闊了生態城鎮的視野。

  近年,進一步以蝴蝶為元素,結合生活漆藝產品的創發,讓蝴蝶與天然漆連結土地的價值隱現在我們生活裡,從創作到使用者,擴大感染生態共和、人蝶共舞的美麗新境界。天然漆是人類最早使用的塗料,具有防腐、耐酸鹼、絕緣耐熱及耐土抗性,有〝塗料之王〞的美稱,廣泛用於食器製作,精緻健康的環保產業。

  1958年起,天然漆迅速在埔里發展,全盛時期漆樹幾乎遍及埔里各鄰近山區,1960年代初,埔里所產的生漆已佔全國90%。直到1970年代中期,高利潤的檳榔逐漸興起,大埔里天然漆產量逐漸縮減,最終被取代而沉寂。

今年在水保局南投分局支持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開辦了「花若盛開,蝴蝶自來」2020生活文創漆工藝進階研習營,透過扎實的課程,讓傳統漆工技藝得以延續,也讓學員從做中學的集體智慧激盪裡,將美學意識落實在生活經驗之中。
新故鄉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表示,大埔里地區跟蝴蝶和天然漆的淵源很深:「希望將兩者的元素與生活、產業相結合,透過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將蝴蝶與漆藝提升到全國、甚至世界的高度。」
在投入漆藝創作、教學20多年的張賽青老師引領下,16位台灣各地喜愛漆器的成員,以桃米生態村豐富的蝴蝶、蜻蛉、青蛙等在地元素為主題,創作128件各具風格的漆藝作品。張賽青老師深以學員的表現為榮,希望接下來朝向與旅遊產業結合的體驗模式,讓漆藝更廣為人知。
學員劉怡伶分享,雖然對生漆過敏,但卻讓人又痛又快樂地沉迷不已,漆器就是這麼有魅力!學員馮郁筑則表示,在現今生產快速、隨手可丟的時代,能夠親手、細緻地完成天然漆作品,是格外珍貴的經驗,希望能延續這項迷人的產業。
這次展覽不論是集體創作或個人創作,都相當有設計感,開啟生活漆工藝的新亮點。即日起至10月31日在紙教堂「流」藝廊展出,歡迎大眾蒞臨欣賞。圖/業者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