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時新聞/記者黃秀卿報導】臺北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為鼓勵青年藝術創作,於今年4~8月進行『風格客家有藝思』城南藝術青年工作坊,以目前最熱門的融合創作藝術為主題,吸引多位台灣國內外在學學子、社會青年參與,透過三場課程及分組討論,企圖將客家文化與藝術融合,迸發出嶄新火花。
北市客委會日前舉辦圖影中心城南藝術青年工作坊線上成果發表會,邀請到臺北市客家事務委員會主委徐世勲、城南藝術青年工作坊共同主持人暨客籍國際藝術家趙文雄以及工作坊學員代表參加,除線上發表工作坊所產出之創新媒材客家文化藝術作品外,並將自即日起至12月底舉行線上數位成果展覽,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上網參觀。
北市客委會表示,今年工作坊以藝術流動畫、羊毛氈藝術、圓點彩繪藝術做為三大藝術主題,吸引許多年輕人參與,其中不少是來自美國、韓國、越南的國際交換學生,不僅於活動中實際達到文化與藝術上的融合、交流,讓台灣青年更有國際視野,也讓國際學生透過課程了解客家文化,並把他所學習得到的文化思維與作品帶回他的國家,間接把客家文化推廣到國際。
工作坊首場於4月在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舉辦,共吸引24位青年朋友參加,以客家「硬頸精神」文化教育-藝術流動畫為主題,完成許多令人驚豔的作品。後續兩場由於疫情嚴峻,北市客委會響應「防疫不停學」,將活動調整到線上舉辦,讓防疫期間的年輕人即使不出門也能在家安心學習。在專業講師的帶領下,青年們分別研習如何將客家「人際關係」文化教育與羊毛氈藝術,客家「誠信守義」文化教育與圓點彩繪藝術結合,以大眾公認客家象徵符碼的『客家花布』及『桐花』為意象,引申客家人文發展歷史與典故,佐以藝術為媒介,創作出具融合當代創意與客家傳統精神的風格客家作品。
展出作品包括,運用大量客家花布素材並運用剪貼技法,把客家花布與歐美藝術流動畫兩者關係延伸於藝術創作上的『環保客』;以灰白色為基底的天空綴以藍色及粉色雲彩,並以羊毛氈象徵客庄滿山遍野綻放的桐花樹,代表在灰矇矇的疫情下,仍有繽紛絢爛回憶點綴我們生活的『紫桐狂想曲』;以及在黑膠唱盤上運用點點生花的輕彩繪技巧,將普普藝術的前衛與客家傳統意象結合,在時針分針交錯之際,呈現出桐花盛開、花雨紛飛的意境的『五月雪』;每件作品皆取材自生活周遭,體現出「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魅力。
其中,『環保客』是來自美國的國際交換學生石敷思的作品,作者在影片介紹中表達對主辦單位的感謝,並表示「對外國人來說,因為我們不在台灣長大,不一定能馬上看清楚每個文化的特色,所以有機會學一些客家藝術與經歷做出自己的作品會讓我們更了解客家藝術的風格,也關涉自己的內心。」
更多作品介紹歡迎至圖影中心城南藝術青年工作坊線上數位成果展參觀,展期至12/27止,相關活動詳情請上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官網www.thlvc.at.tw或臉書搜尋「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THLVC」粉絲團及追蹤最新消息及動態。圖/業者提供
延伸閱讀:【民時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