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宥森/臺南報導)「2022Mattauw大地藝術季」即將於今年10月展開,總爺國際藝術村做為藝術季之創作基地,自2020年以來循臺南地區水文、地文、生文、人文等脈絡,徵選藝術家進駐現地創作。
此次開展2位藝術家梁瀚云及陳瑋軒,由139組國內外藝術甄選中脫穎而出,獲2022年總爺國際藝術村進駐資格;兩位藝術家進駐期間使用曾文溪流域之土,結合自身擅長的陶藝創作方式,完成駐村創作展,即日起至9月11日止,《生命的盛物》於總爺藝文中心紅樓D展間、《捏地-渡拔燒》於紅磚工藝館展出,歡迎民眾踴躍參觀。
梁瀚云畢業於國立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主修視覺傳達設計,2017年遠赴日本高知縣香美市向陶藝家小野哲平先生拜師學習,2021年獲文化部計畫補助至日本滋賀縣「陶藝之森」進駐創作,2022年獲選臺南新藝獎,於臺南索卡藝術展出。
陳瑋軒現就讀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曾是社區營造工作者、電影美術製作,以高度勞動的方式製陶,將自身經驗與想法,轉換成野性與諷刺意味的陶作。
梁瀚云擅長以大自然做為創作靈感,他由自然中感受到對生命緊密的連結,其手裡握的泥土,結合採集的自然媒材,經由燒製的過程,從中探討生命的意涵。
此次《生命的盛物》個展,也隱藏著臺南400年前的歷史軌跡。梁瀚云表示:他偶然瞥見總爺園區內的阿勃勒樹豆莢落下後,武斷地插在泥土樣子。400年前荷蘭統治臺灣,引進阿勃勒做為船隻的木料、大炮的基座與農用的工具,被荷人視為在臺重要的戰略物資,更在臺南落地生根。
展場中他以麻豆總爺泥土與阿勃勒豆莢的關係,表達這片土地與人民,即使400年前發生許多對抗和紛擾,仍像器皿一樣地包容與承接,並在開放與自由和平中,安居樂業生活著。
陳瑋軒則將「捏地」視為一項長期創作計畫。他認為,沒有被水泥覆蓋的土地,都能經由他的創作方式長出作品。他以野土蓋窯野燒,窯體成為地景作品時,就可再創造出更多的陶作品。他選在已不復見的官田渡拔里磚窯廠舊址附近搭建創作基地,野燒的火光吸引居民駐足,分享當地與土相關的故事。
展場中所展示的窯體煙囪與樹根作品,取自於渡拔里的創作基地,陳瑋軒更是以文字、照片及影像,紀錄渡拔燒的苦力野燒創作過程。陳瑋軒表示:在野地創作時,常伴隨著周遭農務日常工作景象,於是被鞭炮趕走的鳥兒及農機耕作的足跡,都化成在樹根作品裡的隱藏訊息,他也歡迎民眾循著地圖到窯址觀賞其他作品。
文化局表示:此次的駐村藝術家梁瀚云與陳瑋軒均為陶藝創作者,燒製方式、過程與呈現方式卻大相逕庭,陳瑋軒野燒狂放不羈,梁瀚云則以電窯方式燒製小巧、令人玩味的作品,都值得民眾細細品味。
因應疫情,進入總爺藝文中心、蔴荳古港文化園區請配合佩戴口罩、量體溫及消毒,相關展覽活動訊息請鎖定總爺網站https://tyart.tnc.gov.tw或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TsungYehArtsandCultural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