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扶輪3502地區捐贈遠距醫療設備 敏盛醫院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 – 媒事 看新聞

國際扶輪3502地區捐贈遠距醫療設備 敏盛醫院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

國際扶輪3502地區捐贈遠距醫療設備 敏盛醫院提供更優質醫療服務

左7地區總監林淑華、左8八德美德社長周荃、左9敏盛總院長陳文鍾、左10楊敏盛總裁。

【News586/記者彭慧婉報導】桃園市復興區的居民即將迎來一項重大醫療改革。由敏盛醫療體系領銜,結合八德美德社、馬來西亞古來社、青埔社、同德社、高之鐵社及山悅社的共同努力,復興區衛生所遠距醫療設備捐贈計畫正式啟動。這項計畫旨在通過遠距醫療技術,為偏鄉居民提供更便捷的醫療服務。復興區是桃園市唯一的山地原住民區,佔地350平方公里,是桃市人口最少、密度最低的行政區。由於地處偏遠,醫療資源相對匱乏,專科服務無法滿足當地居民的需求,導致許多病患無法及時接受治療。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間,偏鄉地區的健康不平等問題更加突出。

國際扶輪3502地區總監林淑華指出,此次捐贈計畫將通過敏盛醫療體系的智慧醫療技術,提供即時性遠距診療服務。這將包括視訊專科會診、電子雲端病歷、電子支付等,讓偏鄉居民在地就診時,能夠隨時連線醫院進行遠距會診,提升山地醫療保健服務品質。此次計畫得到了多個扶輪社的鼎力支持,特別感謝主辦八德美德社、國際配合馬來西亞古來社、青埔社、同德社、高之鐵社及山悅社的積極參與和協助。這些社團的共同努力,確保了計畫的順利推進與未來執行。

敏盛醫療體系總院長陳文鍾表示,感謝扶輪社提供如此優良的遠距醫療設備,使我們能夠與復興區衛生所展開卓越的合作。藉由這些設備,我們可以提供專家級的專業諮詢。期望這樣的合作能夠讓敏盛醫院為復興區居民提供更優質的醫療服務。

桃園市衛生局副局長黃翠咪說,衷心感謝國際扶輪3502地區總監林淑華及其團隊將這項資源帶給復興區。今年,衛生局推行復興區智慧衛生所,今日的活動正好促進了復興區科技與醫療的結合,為未來的發展奠定更好的基礎。

此項遠距醫療計畫的實施,將大大提升復興區居民的就醫便利性,減少往返醫院的時間和成本。通過建立醫院與衛生所的雙向轉診服務,實現醫療在地化。敏盛醫療體系將與當地衛生所共同構建“綠色通道窗口”,確保有需求的病患能及時轉診至醫院接受進一步治療。

在計畫完成後,復興區衛生所、桃園市敏盛綜合醫院將共同負責設備的維護和運營,確保遠距醫療服務的可持續性。這項計畫不僅為復興區居民帶來了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還為其他偏鄉地區提供了一個可借鑒的模式。(圖:敏盛醫院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