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盆鬆弛別害羞 婆婆媽媽治療後精采生活 – 媒事 看新聞

骨盆鬆弛別害羞 婆婆媽媽治療後精采生活

骨盆鬆弛別害羞 婆婆媽媽治療後精采生活

【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家住南投的阿琴姊已屆退休年齡,從年輕就從事粗重工作的她,常常需要下腹用力,導致其骨盆鬆弛、骨盆內器官脫垂,對阿琴姊生活造成極大不便,連走路都不舒服;所幸經與彰基醫學中心婦產部主治醫師黃志成討論後,阿琴接受了陰道閉合手術,終於徹底解決脫垂問題,接下來要快樂享受退休生活。

阿琴姊今年66歲,從年輕時便生兒育女、勤奮工作,然而近十幾年來反覆發生婦科問題,讓她苦不堪言。阿琴姊是一名專業清潔公司的員工,工作繁重且常需用力。2014年起,因骨盆鬆弛導致子宮脫垂,這給她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困擾。除了如廁困難,走動或用力時子宮會脫垂並摩擦貼身衣物,經常導致磨破出血。當時,因已過生育年齡,阿琴姊決定進行子宮切除並接受陰道懸吊手術。

然而,經過十年,阿琴姊的問題再次出現,這次脫垂的是陰道,一次脫垂就達8至9公分。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退休生活,經過與家人的討論,她決定進行陰道閉合手術,以徹底解決骨盆鬆弛帶來的問題。

黃志成醫師表示,人體的下腹像水桶,由骨頭圍成、肌肉鋪成底部,骨盆底更是由多層肌肉層層疊疊支撐身體器官的重任。這些肌肉如失去彈性或在生產時受損,就會失去支撐力,導致骨盆鬆弛。骨盆鬆弛並非急症,但幾乎過半數女性有此現象,原因包括懷孕、生產、吸菸、肥胖、慢性肺部疾病(如常咳嗽、腹部用力)、勞力工作或骨盆腔手術等。

骨盆鬆弛可引起漏尿、尿不乾淨、便祕、子宮脫垂、陰道外翻等問題。治療方式依嚴重程度不同,有多種選擇。輕度鬆弛可透過骨盆底肌肉鍛鍊緩解,如影響生活品質則可考慮使用子宮托。子宮托由柔軟醫療材質製成,放置於陰道內支撐子宮或鄰近器官,但可能引起不適感及感染風險。若需手術,可選擇子宮固定術(懸吊術)、子宮切除手術、陰道修復手術等。

阿琴姊第一次發生子宮脫垂時,因脫垂嚴重且子宮托不適應,於2014年決定切除子宮。十年來她的工作狀況未改變,依然提重物、腹部用力等,於是2022年陰道外翻問題再度出現,甚至達8至9公分。長期下來與貼身衣物摩擦,經常一天班上完下身就磨破出血。最終她決定接受陰道閉合手術,手術非常順利,解決了脫垂問題,生活品質大幅提升。

阿琴姊手術後無法再與先生親密關係,她開朗地表示:「相愛不一定要做那件事啦!」目前已退休的她,行動自如,不再受脫垂問題困擾,常與姊妹淘出遊。

黃志成醫師提醒,婦女如有輕度骨盆鬆弛或子宮脫垂問題,切忌腹部用力。如有慢性咳嗽或便秘等問題,需盡快解決。當子宮脫垂問題嚴重影響生活品質時,應就醫與醫師共同討論治療方案,不要讓小問題成為生活的大困擾。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