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12個月裡會出現半圓形的上弦月和下弦月各12到13次,而每次弦月的大小不同,最多可相差達七分之一。今年的最大上弦月出現在1月7日,而短短兩週後,同月22日的下弦月竟然就從最大上弦月變成全年最小下弦月,這是巧合嗎?
對此,臺北天文館說明這既非巧合也不神秘,不只2025年的最大、最小弦月在同個月裡連續出現,2024、2026、2027年也都如此,只是發生的月份換成6月及12月而已;其主要原因是月球繞地軌道為長橢圓形,而地球又不在橢圓軌道中央的緣故。
若上弦月發生時月球剛好經過近地點附近,距離地球較近,視直徑就會特別大,而半個月後逢下弦月時,則因為正通過軌道另一側的遠地點附近,反而就會特別小。
反過來說,如果上弦月時剛好在遠地點,那麼半個月後的下弦月就會在近地點而特別大,例如今年8月1日和16日就是最小上弦月對應最大下弦月。神奇的是,在太陽系天然衛星中排名第五大,直徑3,875公里的月球,其軌道離心率,也就是橢圓的程度,居然在前20大衛星中居冠,而直徑200公里以上的衛星中也沒有其他衛星的軌道像月球這般不圓。離心率高達0.055的特殊軌道,使月球離地球最近為35萬6千公里左右,最遠可達約40萬7千公里,相差高達百分之十四!
想體驗這太陽系神奇又美麗的巧合,週二別忘了在日落後抬頭仰望難得的全年最大上弦月,而半個月後的下弦月則在午夜時從東方升起,中午時落下。由於弦月晨昏線(又稱明暗交界線)處的陽光是從水平方向照射過來,因此地形起伏所產生的陰影特別明顯,成為欣賞月表坑谷、山脈等特徵的最佳時機,用雙筒望遠鏡就能看到不少奇特的月球地景,而全年最大上弦月時更是觀賞月球不可錯過的良機。詳細預報請參考臺北天文館網站「天象預報」。(圖/臺北天文館)
此篇文章最開始出處為: 2025年天文趣事 1月同時迎接最大上弦與最小下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