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 AM I 我與我的創作展」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 媒事 看新聞

「WHO AM I 我與我的創作展」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WHO AM I 我與我的創作展」大墩文化中心展出

(記者黃秀卿/台中報導)  創作,是藝術創作者用來服務自己內心的方式;而作品,則是創作者向外人展示自己的管道。每一件創作都乘載著創作者的生活閱歷與自我探尋。「WHO AM I 我與我的創作展」是一場工藝創作者與自我的深刻對話,從11月7日至25日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民眾可以藉由近距離觀賞了解不同的工藝創作者,如何運用金工與陶瓷創作來展現獨特且難以被取代的自己!

在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鶯歌多媒材研發分館的邀請下,由金工工藝家趙丹綺、陳逸與廖建清,以及陶瓷工藝家王幸玉、柯有政與長年研究釉藥的邱育民老師擔任講師,在為期三個月的課程裡帶領每位創作者深度探索自己的內在與獨特,進而以金屬、陶瓷為主要媒材,藉由設計創作表現自己,這些饒富個人創作語彙、各具特色的作品,展現出當代社會的多元樣貌。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施純福副局長表示,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長年來致力於推廣工藝到臺灣各地,是臺灣工藝推廣、人才培訓的重要推手,這次展出的23件作品是講師與學生歷時3個月來激盪出的精彩創作,每一件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到11月25日止,歡迎大家前來欣賞,看看臺中多元的文化活動,體驗這幸福城市之美。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江瑞燐副主任表示,這次鶯歌分館2學員在講師的帶領下創作出的的精彩作品,件件都代表著學員們的所思所想。而這些作品除了在臺中市大墩文化中心展出外,也將於12月1日至明年(110)年1月3日移師工藝中心臺北當代工藝設計分館續展。此外,工藝中心在草屯的館區,以及位於臺北、鶯歌、苗栗的三個分館,也值得大家前往參觀。

藉由創作者注入的藝匠巧思,展場中的每件作品都各自述說著那創作者的內在故事,如在想像與現實之間失去內心的「盜憂者」、在現實與虛幻之間不斷交錯的「當現實與虛幻」、在自我與普遍社會價值之間尋找平衡的「失衡」、運用金工鍛敲與金屬化學染色技法表現裂痕張力的「無法忍受」、在自我的建立、破壞與修補間不斷循環的過程中,更深刻認識自己的「循環」、運用金屬器型表現承載個人不同生命經驗的「記憶隆起」等,都展現出不同創作者對於自我內在的詮釋,等您來現場細細品味!

這20餘件金工與陶瓷工藝作品的迷人之處,在於民眾能透過作品的樣態,認識不同創作者在當代社會下的所思所想,讓參觀者能在觀展的同時看見他人的自我表述,從而反思自我。歡迎大家一同來找尋「WHO AM I」,看見他人、看見自己!圖/大墩文化中心提供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