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時報/記者林明佑報導】40歲左右的「阿正」,當兵期間個性驟變、言談紊亂與胡思亂想,經評估為精神疾病而除役,後續定期回診治療;兩年後才得知自己罹患的是思覺失調症,阿正自6年前接受長效針劑治療後,病況與認知功能獲得明顯改善,不僅自學習得一手好廚藝,更從家中的被照顧者,甚至會主動關懷別人,幫助其他病友尋求支援,找回人生的自主權與幸福快樂。
思覺失調症過去被稱為「精神分裂症」,是異質性也是最嚴重的精神疾病,為增進大眾對於思覺失調症的認識,彰基醫學中心今天舉辦衛教記者會,邀請衛生福利部心理健康司司長陳亮妤、彰化縣衛生局局長葉彥伯、彰化基督教醫院總院長陳穆寬教授、鹿港基督教醫院副院長邱南英,與彰化基督教醫院精神醫學部部主任陳力源,一同介紹思覺失調症、醫療進展與國家之照護計畫。
陳亮妤表示,思覺失調的病友其實承受很多社會的污名,非常希望能夠讓他們跟我們沒有什麼不一樣,政府在這個部分做很多資源的挹注,不管是精神醫療的系統資源佈建,包含27億的長效針劑專款專用,目前研究已經證明可以下降再住院率高達15到20%。目前政府也積極的在做社區心理衛生中心的復健,目前全台灣已經建了37處,未來希望在114年能夠達到71處,希望讓精神醫療、心理衛生的資源可近性,能夠越來越多。
葉彥伯表示,在社區中的精神病人常常因為不規則門診、不遵從醫囑按時用藥、偏遠地區就醫不便等因素,容易造成病情無法持續穩定。因此,彰化縣自民國94年開始推動衛生所協助施打精神疾病藥物長效針劑之服務,現在更進一步鼓勵精神醫療機構優先使用長效針劑,並於今年將其列入精神科醫院督考項目,期待思覺失調症等精神疾病友可以更穩定控制病況,早日回歸社區。
陳穆寬表示,彰化基督教醫院是一間教會醫院,應該要幫助最需要幫助的人;思覺失調病患不但不能讓他被污名化,更應該在他們需要幫忙的時候,伸出我們的雙手來協助他們,這才是教會醫院的使命。彰化基督教醫院作為彰化唯一的醫學中心,不管是在醫院或者是在社區,都會全力配合衛福部、衛生局的政策,會用最大的心力來照顧這一群非常弱勢、需要關懷的病友,讓他們不會成為家庭或社會的負擔,甚至能夠回歸社會的重要軌道。
如何及早發現思覺失調症的警訊呢?邱南英表示,從腦部結構來看,思覺失調症病友的大腦腦質會委縮、腦室腔變大,其他症狀表現則分為正性(如妄想、幻覺、怪異的言行、僵直)、負性(如面無表情、社會退縮、消極)、情感(如焦慮、憂鬱)、認知(如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差、新學習能力差、執行能力不佳)、其他(如失眠、菸癮、自殺)等。
陳力源指出,思覺失調症病友在正性症狀出現前,通常會有一段為期數個月至數年的「前趨期」,這階段的病友會感覺困惑、焦慮、猶豫、無法判斷,或覺得全身不對勁,甚至陷入「妄想氣氛」(Delusional Atmosphere)的情況。前述病友「阿正」大學時曾到海邊游泳,一度覺得渾身沉重、使不上力,便是腦部健康出現變化所引起的思覺失調症前趨症狀。
陳力源說,一旦確診思覺失調症,應盡快介入治療,相較於口服藥物,長效針劑便利性較高,有助提升思覺失調症病友的用藥順從性,且從藥物動力學來看,也較能穩定維持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保護腦部功能,降低復發機率,減少4成急診、6成住院、約6成4的半年內再住院,以及4成死亡風險等風險,進而幫助長期穩定控制病況,保有更好的生活品質,甚至有機會回歸正常的生活,找回生活的自主權,追求夢想中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