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秀卿報導) 客家工藝源遠流長,為推廣客家獨樹一格的工藝美學,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特於今(12日)舉辦「從台灣文化與工藝美學看客家講座」,邀請台灣知名藝術設計月刊主編方敘潔,以其對全台灣傳統與現代美學的觀察,帶領民眾發現客家工藝之美!
為使臺北市民對於結合客家文化與美學的客家工藝有進一步的認識,主辦單位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特邀請新一代的美學觀察家方敘潔擔任主講,以其走遍世界的寬廣視角來探討客家工藝的過去與現在,體現民藝中的生活美學。
方敘潔表示,民藝又稱為民眾工藝、民間工藝、傳統工藝、生活工藝,也就是生活中隨手可得的器物,它們的共通點是實用耐用堪用,展現出日本工藝美術家、日本民藝運動之父柳宗悅所提倡的「用之美」。
而客家人愛物惜物,保存許多歷史中流傳久遠的生活智慧,在早期即善用竹材、木材、藤材、金屬、文石、席草等材料製作成各種工藝品,因此在民藝中展現了許多令人驚豔的美感與創意。時至今日,隨著客家文化產業的崛起與文化保護意識的抬頭,客家工藝已逐漸走向精緻工藝,運用更多不同材料製作出具有客家意象的工藝品,不僅展示傳統客家的精神、更融入創新的素材與思維。
從各地物產的不同,以及客家居住的地點聚落來看,台灣各地的客家工藝發展也有其關聯性,例如客家人群聚的地方多產可供染布的山藍(大青),因此客家人便就地取材週遭的植物染料,染成藍衫;而客家人歷來以農立家,因此婦女會利用農家最常見的稻桿子,手編稻草製成的容器,內裡鋪了一層客家花布,塞滿了棉花,用來保溫茶壺,並以喝茶長壽之故取名為「茶壽」…等等,讓與會民眾對於客家人在生活中的豐富創造力嘆為觀止。
本月底前,臺北市客家圖書影音中心設有客家工藝類書籍影音展,歡迎民眾免費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