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景窗•觀心窗 紙教堂夏日雙聯展 – 媒事 看新聞

觀景窗•觀心窗 紙教堂夏日雙聯展

觀景窗•觀心窗 紙教堂夏日雙聯展

(記者黃秀卿/南投報導)  來自德國法蘭克福的Barbara Wingenfeld,2012年在南非旅行時啟發了攝影創作能力。2013年隨著先生Wini來到台灣,被這裡的人民、宗教、自然、色彩等等所吸引,激發出攝影創作的欲望,更開啟了Barbara的攝影生涯,她說總想把台灣豐富的生活面向記錄下來。
Barbara的展覽之路始從2015年螺陽文教基金會的西螺駐地藝術家計畫;2016年的西螺當代藝術季更開啟了創作「舞動的鏡子」的靈感;2017年初也在雲林故事館辦理個展,開始用她的照片說故事。
Barbara分享,她覺得台灣是一個文化共榮的地方,充滿包容與尊重,所以她用101張這片土地上的各種臉譜,去呈現她的台灣印象。

unnamed (1) unnamed (2)
Barbara試圖用觀景窗完整記錄台灣這個美麗的島嶼,每一幅作品都充滿力量,她也感到非常榮幸有機會在這個人與自然相遇、風與土地相互觸動的紙教堂,展示她的作品。歡迎愛好藝術及攝影的朋友,一同來欣賞Barbara用觀景窗所記錄下的美麗新世界。
  看見慢飛天使內心的色彩
炫寬教養家園藝術治療繪畫課程作品展

身心障礙者因不懂得如何溝通,往往不被外界所了解,但存於靈魂中的藝術天分,卻可說出他們的內心世界!

楊繐鳳老師帶領炫寬教養家園的孩子們,持續七年的藝術治療繪畫課程,讓孩子心中的色彩盡情奔放,從中得到成就感及自信。曾有一位極重度自閉症的孩子,原本情緒非常不穩定,一受刺激就跺腳、搥牆、直接翻桌,但接觸繪畫之後,竟可以安安靜靜坐上三個小時,全程微笑地畫畫,持續三、四年下來,畫出了讓人讚嘆不已的作品。藝術,安撫了他的情緒,也讓人看到原本被認為缺乏感受性的孩子,所呈現出的獨特美感。

unnamed (3) unnamed (4)
「我們想藉著展覽,鼓勵有身心障礙者的家庭,一起加入藝術治療的行列,發掘孩子的潛能、讓生命不一樣。」楊繐鳳老師說。
這次精挑展出的27件作品,多以生態為主題,非常符合紙教堂的氛圍,分別由11位學員所創作,其中兩位是極重度自閉症患者。期望大家從畫中去了解他們的內心,並不吝給予關懷及鼓勵。而所有作品也將進行義賣,扣除部分手續費,作為南投縣炫寬私立教養院家園建院基金,讓身心障礙的孩子有一個永遠的家。
楊繐鳳老師說,當孩子得知自己的作品可以義賣,為家園盡一點力,都非常開心,他們以自己的方式展現獨有的天分,也證明他們不是社會的負擔。

不管是從攝影機的觀景窗看世界,或者是從畫作看進身心障礙孩子的內心世界,都是一場美與純真的展現,紙教堂敬邀您一起觀賞。(圖/紙教堂提供)

Back To Top